我和陆俞洲算是正式成为了朋友。

    话说回来,明明都是大学生了,交个朋友却拙劣得像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

    “你和我交个朋友吧,只要你和我交朋友,我就给你糖吃,还可以和你分享我的奥特曼。”

    我猜我当时和陆俞洲交朋友就是这样的画风。

    习惯了那么多年顺其自然成为朋友的模式,如今又遇见这种签睦邻友好协议一样的交朋友方法,我觉得有些新奇,又有些好笑。

    但庆幸的是,陆俞洲没笑我傻,我也没嘲讽他幼稚。

    甚至比起那种顺其自然成为朋友的方式,我们俩都一致认为我们所使用的方法更有仪式感,它寓意了一个美好的开始。

    说来也真奇怪,我也是很久以后才发现,原来我从那时候开始就已经向乐观主义者转变了。

    闷热的天气还在和人们僵持着,但整个军训之旅随着那场军训表彰大会已经落下了帷幕。

    再之后的任务就是分班,我们小语种人少,所以一个专业就是一个班,而英语班人多,最后就硬生生被分成了五个班。

    不过B大女子学院也的确名不虚传,有的小语种班上只有一个男生,而有的小语种班,像我们日语班,男生足足有三个。

    这样一对比,英语专业的男生实在不少,他们一共有五个班,二十个男生,最后每个班被平均分配下来的男生数量竟然能达到惊人的四个!

    这是怎样的奇迹!

    就连学校辅导员老师都笑着说,我们这届男生最多,“大熊猫”足足有二十多个。

    大熊猫的称呼让我没来由得不适,但我只是把这些藏在了心底。

    我已经被迫阳光开朗好多年了,至少在行事说话方面也知道了这时候不该把不适表现出来,于是我就跟着辅导员老师笑,也不知道那个笑有多难看。

    不过,在外国语学院里当“大熊猫”也算是有利有弊。

    好处就是辅导员老师安排学生干部的时候,总会选择一个男性的班长和女性的团支书,这样算下来男生的竞争压力的确要比女生小上很多。

    坏处同样也在这里,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想当学生干部,而有的男生却不得不承担上这样一份使命。

    陆俞洲就是被安排的,正如唐甜猜测的那样,陆俞洲是英语专业的,按理说他们班还不像那种男生只有一个的班,只要性别对了,班长的职位就非你莫属。

    但偏偏他们班上四个男生都对班长这一个工作不感兴趣,以至于最后选班长居然不是靠竞争,而是靠辅导员找他们一一谈话,最后又千叮咛万嘱咐,督促着他们一定要去竞选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