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成文>科幻小说>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两千零五十八章 被文火慢炖的关东军
    四月九日的远东地区战场,打得血肉横飞,南次郎大将指挥的日本关东军一百八十余万部队,在回撤东北地区的途中,被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远东苏军总指挥朱可夫大将,指挥的苏联远东方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外兴安岭方面军四百五十余万兵力,团团合围在布列亚山脉和库坎山脉之间的平原地带。

    而苏联贝加尔湖方面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格雷加里夫大将,指挥的五十余万兵力,攻占了比罗比詹和哈巴罗夫斯克两个要点,切断了关东军南麓出口的退路,等于是关死了关东军退回东北境内的大门。

    从四月五日开始,关东军总司令官南次郎大将,命令关东军三个军的部队,不计伤亡,昼夜不停的猛攻比罗比詹和哈巴罗夫斯克两地,试图打开缺口,布列亚山脉和库坎山脉之间平原南麓,整日炮火连天。

    关东军士兵的确悍勇,不怕死,可苏联贝加尔湖方面军的火炮,也不是摆设,司令员格雷加里夫大将,打定主意,绝不主动出击,依托坚固的工事固守,充分发挥炮火的威力,在关东军士兵冲锋的路线上,炸成一片火海。

    激战到四月八日,攻击的关东军士兵,伤亡已经超过七万余人,罗比詹和哈巴罗夫斯克外围苏军阵地前的冰冷的土地上,到处都是关东军士兵僵硬的尸体,枯黄的草原,被关东军士兵尸体的鲜血,染成触目惊心的暗红色,阻击的苏军部队,伤亡也达到了四万余人,丢下这么多的尸体。关东军连两处要点的边儿,都没摸着!

    而在平原的北麓,朱可夫大将指挥的苏军主力部队,也不急着冒进,采取稳扎稳打,稳步推进的方式,几百万苏军部队,如同一股涨潮的海水般,齐头压过来。

    遇到关东军的一道阻击线,就以优势的兵力。分段切割包围,然后,一口口的吃掉,朱可夫的打法很明确,逐步掉消耗关东军的有生力量。等到战斗打到差不多的时候,再来致命的一击。最后全歼日本关东军于两山之间的平原地带。

    朱可夫的指挥手法。的确老道和狠辣,慢慢的放干关东军的血,如果攻击过猛,关东军困兽犹斗,不惜一切代价,往南麓出口方向突围。格雷加里夫大将指挥的部队,未必能挡得住,最好的结果,也会跑掉一部分日军士兵。求生本能支配下的士兵,是可怕的,日本关东军士兵的战斗力,本来就不容小视。

    所以,朱可夫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并不紧紧压迫,始终给南次郎大将一丝希望,让他觉得,有机会打开南麓的出口,退回满洲境内,而不是孤注一掷的拼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朱可夫还是懂得的,麾下四百余万大军,有的是本钱和关东军耗下去,己方主攻,占着很大的便宜。

    至于时间上,斯大林同志也没有特别要求,而自己拿出的期限,是十天的时间,现在,不过才过去四五天而已,朱可夫已经能感觉到,关东军的气息越来越微弱,倒在苏军士兵枪口下的关东军士兵,没有四五十万,也差不多,这一片平原上的沼泽地,冰面上,冻上了厚厚一层的暗红色血迹。

    从赤塔到战场的后勤补给线,源源不断的将弹药和物资,运送到前线部队手里,弹药充足,给养管够,而包围圈内的关东军,却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战局高下立判,再有两三天的时间,最后致命的一击,就快到了!

    所以,此时的朱可夫,是充满必胜信心的,相比之下,包围圈内的南次郎大将,却是焦头烂额,犹如困在笼子里的野兽一般。

    自从被合围在两条山脉之间的平原上之后,南次郎大将,就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恐怕关东军要玉碎在此地了,但南次郎大将,却没有绝望,更没有孤注一掷拼光的想法。

    全体玉碎容易,只需要自己一个命令,一百多万关东军武士,会毫不犹豫的向苏军发起决死的白刃冲锋,血染远东大地,也会给苏军一定的杀伤,可最终的结果呢,是关东军全军覆没结局,南次郎大将还没冲动到这种程度,他不想让大日本陆军的骄傲,在自己手里终结,那是大日本帝国的罪人。

    朱可夫采取的战术,南次郎大将也觉察到了,同样,他也认为这是个唯一的机会,如果朱可夫采取不顾一切,全线压上猛攻的方式,这一场战役,也许早就结束了。

    消耗,在令人难耐的时间里消耗,南次郎大将同样觉得,自己有对耗的本钱,而且,本土和天皇陛下,绝不会坐视关东军被苏军消灭掉,大日本帝国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南次郎大将的判断,非常准确,自从关东军被包围之后,日军大本营采取了一起可以采取的方式,增援被围的关东军,包括国内正在组建之中的远东派遣军,已经形成战斗力的五个师团二十余万兵力,包括朝鲜住屯军的六个师团二十五万多人的兵力,满洲境内的地方守备队,七拼八凑也凑够了三个师团十余万人。

    加在一起,也有将近六十万人的兵力,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本土的五个师团兵力,正在调往远东,可这需要时间,朝鲜住屯军的六个师团,还在路上,有的部队,还在集结之中吗,脚步没出朝鲜半岛,没有十七八天的时间,无法赶到战场,可苏联人给关东军这么多的时间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唯一能快速增援关东军的部队,也就是满洲地方守备队拼凑起来的三个师团,但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平时欺负欺负满洲的老百姓,维护地方治安尚可,若是上战场打仗,连下达命令的大本营总参谋长载仁亲王,自己都没有信心,可手里就这么一枚可救急的棋子,不动用还不成!

    满洲地方守备队,本来就是二线部队,这样的部队派上战场,能起多大的作用,人数才十余万,不过,裕仁天皇和大本营,也是病急乱投医,于四月六日,命令这些临时组建起来的部队,向比罗比詹和哈巴罗夫斯克两地,发起进攻,意在夺取要点,打开关东军部队南撤的出口,接应关东军南撤。

    苏联贝加尔湖方面军司令员格雷加里夫大将,只派出了八万多部队,迎战关东军的援军,虽然苏军的兵力少于日军援兵,可士兵的战斗力,装备水准,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连攻了两天,日军碰得头破血流,缺乏战场实战经验的日军满洲地方守备队士兵,淹没在苏军火山爆发般的炮火之中,血肉横飞、尸横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