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成文>穿越小说>我家侧妃是专宠 > 第114章 请安
    虽说沈从业有意今年不再选秀,可到底消息还没有传出去。之前太后的意思,就是等兰惜和沈阳熙成了婚之后,再把不选秀的事情昭告天下。免得中途再生了什么变故,那就不好了。所以,这件事情除了太后和沈从业,再没有旁人知道了,怎么偏偏这个时候温江就改变了主意呢?

    “这······儿臣之前也十分疑惑,只是后来想了想那件事情儿臣就同母后说过,旁人再没有说起过。想来,估计也不是因为那件事情。兴许······兴许是温相改变了主意呢?如今也只有这一个可能性了,或许温相是觉得他家嫡女进宫来也不可能坐上皇后的位置,没有了指望,就转换了目标?”沈从业也不知道,只是不选秀这件事情他只和太后说过,温江自然是不可能知道。

    既然不是这个原因,那旁的什么原因沈从业也想不出来了。只能猜测,或许温江是觉得让女儿进宫没有指望,最多也只能是个位同副后的皇贵妃,这才不想让女儿进宫。还不如到王府,做王府的女主人,当个正儿八经的王妃来的好呢!

    或许,因此才会逼着沈从业下旨,让沈阳熙娶他温家的女儿。

    “哼,没想到这温相非但在前朝只手遮天,还把手伸到后宫来了!哀家这宁寿宫里,竟也有了他温家的耳目,还真是厉害至极啊!”听了沈从业的这一番话,太后忽然就变了脸色,冷笑了起来。

    “母后?”沈从业不知道太后怎么忽然说这样的话,一脸的疑惑。

    “之前,你同哀家说那件事情的时候,哀家记得有几个小丫头进屋子里来了一趟。如今想想,倒觉得该是温府的耳目才是。否则,温家怎么会这么快得到消息,逼着你下旨赐婚给熙儿和他家女儿。除了知道这个事情之外,哀家还真的想不出来,有什么事情能让他温江放弃把女儿送进宫的举动了。”太后十分笃定,觉得就是因为这件事。若说是有旁的什么事情,太后是一万个不信。

    “竟是如此?那温家的手也太长了些吧!都管到母后的宫里来了,不过是个前朝重臣,还真当自己是碟子菜了?”沈从业听太后这么说,也十分的生气,甚至于把身旁的茶盏都给碎了。

    “否则,这也实在是太巧了些不是吗?你前头刚跟哀家商量完,后边他温家就着急让你赐婚?你还是年纪小,轻易就被温相给蒙骗了过去。竟然也不想一想,这其中的缘由。为何不等哀家回来,再商量赐婚的事情。非要弄成如今这个局面,如今是已成定局你该如何跟你弟弟解释,该如何去安抚尚书府的人?虽然说,人家家里一致口径,都说是先帝的玩笑话,当不得真。可当不当真,咱们清楚,他们也清楚。不过是面子上的功夫,怕别人笑话他家姑娘,怕他家姑娘往后嫁不出去。你难不成还真以为,尚书府是给你面子,顾全大局吗?是,或许从前尚书对你忠心耿耿,如今或许也是有一些顾全大局的意味在其中。可兰惜是他们夫妻二人这一辈子唯一的一个孩子,从小身体就不好你也是知道的,倾注了他们夫妻多少心血你也是明白。若非从小就被先帝这口谕给耽误,能至于到如今连个上门提亲的人都没有吗?兰惜确实身体不好,可也不妨碍有些人看上她的知书达理。只是从前人们心中都明镜似的,兰惜是你弟弟未来的王妃,任何人争抢不得。这才以至于到了如今,都无人问津。兰惜马上就要及笄了,该是成婚的年纪。本该顺理成章嫁到询王府,安安稳稳的当上询王妃,和你弟弟幸福快乐的过完这一辈子。可你如今办的这件事情,让人家心里怎么想。万一兰惜是个死心眼,认准了你弟弟,非你弟弟不嫁,你让尚书夫妇怎么办?这些事情你想过了没有,你都没有想过吧?”太后实在是生气,不明白沈从业往日里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如今竟这般糊涂,这办的是什么事!

    “就算兰惜能够想通,可只要温家小姐和你弟弟成婚了,兰惜就要成为这整个幽京中的笑柄。这样的打击,她就算是能承受住,怕是还要好久的恢复。到时候,自个唯一的宝贝成了这个样子,你觉得兰尚书心中会无气吗?这件事情你若是处理不好,在尚书府人的心中,终究是根刺。他们为你马首是瞻,对你忠心耿耿,不求你将他们供起来当恩公对待,可也求你能好好善待家里的人。可你如此,伤了他们的心,让他们以后还如何对你忠心不二啊?”太后瞧着沈从业没有说话,如此仔细思考的模样,就忍不住来气。又说了一些话,让沈从业明白人都是相互的。

    人家对他好,他不对人家好可以。人家对他好,他不对人家好也就罢了还要对人家的家人下手,这让谁能忍得了?

    沈从业是皇帝,一直以来身边的人对他都是说一不二。可有些事情,太后还是要教导一番,毕竟人与人的性子不同,相处起来都是需要磨合。总不能,让人家一直顺着沈从业吧?在权势上确实可以,可是人心上却不一定。

    为君者,可不能只在权势上让人听话顺从。更重要的是,需要得人心啊!

    “母后恕罪,儿臣知错了。实在是儿臣害怕,怕母后回来之后不同意这件事情,这才······这才听从温相所言,擅自做主下了圣旨啊!儿臣当初被温相蛊惑,实在是没有想那么多,如今纠结也只是为了五弟和皇后,完·全没有想过尚书家的态度。母后这么说,儿臣就明白了。儿臣实在是糊涂,可如今圣旨已下,儿臣若是收回来了定然会惹怒了温家。可若是不收回来,尚书府又会有怨言,儿臣从此就失去了一个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