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成文>都市小说>民国第一军阀 > 第105章 :美丽的谎言
    ps:快完本了。。。政策原因,下面不能多写。。。

    上海,中国金融中心。

    在这个时空的192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显得极为繁荣,大量的投资者涌入上海,上海沪指一路从1920年时的1000点,一路走高到了1927年的10000点,平均每年上浮10%,在1927年,进行股票投资的人就更多了,沪指上涨速度明显加快。

    同时广州证券交易所的粤指从500点上涨到了如今的8000点。除此之外还有沈阳证券交易所、汉口证券交易所、成都证券交易所、碎叶证券交易所。

    其中碎叶证券交易所位于中亚行政区的碎叶市,碎叶是唐代安西四镇之一,中华民国占领中亚行政区后恢复。

    碎叶证券交易所的指数也是上涨速度最快的,因为中亚行政区汇聚了大量的军工业及重工业。

    在这一年,中华民国的内部消费市场基本得到满足,内部汽车销售价格大幅度下降,让普通收入阶层都能轻松买得起汽车。甚至是低收入阶层都能买得起汽车。

    相当于国民领取了工资之后,花钱的地方不是那么多了。另外那些中高产阶级的钱没地方消费,怎么办呢?

    那就引进股市,靠股市回收炒票,从而使财团可以有钱继续贷款给民资。财团手上有大量的垄断企业,都极为暴利。以前这些公司是不上市的。但是从这一年开始,这些公司开始上市。

    有代表着中华民国钢铁生产的企业,如华东集团、华西集团的钢铁厂。都拥有大量的钢铁生产能力。还有华东汽车制造公司,飞机制造公司等等。

    这些企业,实际上已经不需要财团完全控股,可以吸纳民间资金来一起发展。这些企业对于财团来说,赚钱是小事,财团不缺钱,这些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国家更能打仗。

    那么,其盈利可以摊薄,如国家增加税收。如增加科研支出,都可以消耗掉盈利,然后留下一个消费者还能够接受的盈利出来。这样一来,财团把这些企业的股份卖出去后。即收回了大量的资金。同时对于财团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对于那些投资者来说,投资这些大型垄断企业的股份,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有盈利的,只看他们能否坚持持有。

    财团的把戏,即在经济繁荣时期高价卖出一半左右的股份,甚至是超过一半,只要能掌握控股权就行。

    经济萧条时期,再把这些股票买回来。卖不卖看投资者自己。如果投资者愿意长期持有的话,那么经济恢复后。每年都可以领取到可观的分红。

    中华民国的上市公司即是为了圈钱,但是手段显然更高级,不需要像日后中国的上市公司那样一毛不毛的铁公鸡。企业盈利先留下大部分作为扩大规模、研发的费用,然后剩下的钱分下去也非常可观的,毕竟那些都是垄断企业。

    同时公司增发股票在股市集资,这些钱又投入到扩大规模与研究上,相当于这些企业的资金将无比充足。每个财团建立的垄断企业拿到了无比充足的资金后都在疯狂投资。当投资达到一定规模,严重超出市场需求时,就会出现问题,然后出现亏损,进而引发股市下挫,财团再一掐住贷款,马上股蹦。

    财团见钢铁、化工、汽车、电器、船舶、航空、建材、粮食等等领域的垄断公司在1927年全面上市。

    计划是折腾三年,这三年中,将疯狂吸纳民资,然后疯狂的扩充生产能力,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商品过剩,并引发经济萧条。而三年的过程中,即吸纳了大量的资金,而这些垄断企业的大规模投资又创造了就业岗位,同时还能建设起更多可以用于战争的资产。

    这是最后的冲刺阶段。

    泡沫经济一破灭,那破产民资肯定是一大片。但是不要管负债不负债,只要看有多少产业建设起来了。其他的东西都只是一个数字,真正用得到的是那些产业。那些庞大的产业,足以轻松的欧美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