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成文>修真小说>超陆权强国 > 第378章 no_name
    第378章no_nae

    “嘭!”

    4月18日,广州东南某处简陋的厂房之内,突然传来一声机器的爆鸣声,四周不少住户开开窗户往那声音传来的地方看了一眼之后,多数都是见怪不怪的皱皱眉径直去做自己的事情了。能不见怪不怪吗,这种声音这短时间来倒是没少听到,即便是一些喜好安静的老者、学子,也不过在声音传来时皱皱眉头,也一样没有其他的动作。原因无它,那爆鸣声传来的地方可不简单,它的全名是--广东飞行器公司,负责人乃是为曾经留学国外多年的大贤--冯如,附近的邻里都知道他的才华,因为这附近大多数人都见过他造的一种能在天上飞的机器,据说名字还挺怪的,叫什么飞机!

    “九如大哥,对不起!”

    此时,广东飞行器公司内,随着一声爆鸣声的响起,工厂内唯一的一台跟洋人高价订购的发电机冒着阵阵白烟停止了工作。整个简陋的厂房内都是皮革烧焦的味道,冯如阴沉着脸站在已经坏掉的发电机前,面上难过、心痛、绝望的表情不停的转换着,在他身后,一个脸上焦黑的年轻人低着头哭得不成样子。厂房内还有十一二个同样年纪不大的年轻人,一众人都围在机器前,个个面上说不出的难过与悲伤。

    冯如脸上阴沉了好一段时间,良久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转过脸来安慰哭得不成样子的年轻人,“好了正光,你们现在技术并不是多好,所以在操作过程中难怪会出现一些失误,不碍事的。这台发电机老早就开始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今天的意外也是早晚的事情,你也别太自责了。”

    有些无力的拍了拍手,他想笑、但是脸上的笑容却跟哭没什么两样,就这么怪模怪样的安慰周围同伴道:“诸位不要难过了,咱们最近赶工确实赶得时间太紧了。不过好在广东军政府下了五台无线电收发报机的订单,咱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四台,这最后一台实在不行只能去跟洋人买些现在不能生产的零件组装一下了。到时候咱们五台电报机至少能有八千元的收益。实在不行咱们再凑点,买一台小一点的发电机用着便是了!”

    他虽然是在安慰着周围的同伴,但是自己说着说着却跟着哭了起来,眼泪止不住的一直往下掉。周围站着的三个年龄稍微大一些,脸上也是灰扑扑的年轻人也抱在一起失声痛哭了起来。

    哭,为什么要哭。唯哀叹公司发展之不幸,宛如近代中国局势一般,除了挫折还是挫折,一点都看不到光明的未来在何方。

    冯如出生在广州的一个偏僻村庄,祖辈都是贫农。12岁时随舅舅往美国谋生,而他的第一站便是华人之都--旧金山。

    旧金山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美国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贸易港口。它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工厂星罗棋布,高耸的烟囱比比皆是。冯如见到这一切,逐渐明白了,为什么西方国家欺辱我们,原来它们工业发达,用机器生产使国家发达起来。如果我们也借助机器,使中国富强,岂不可以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的面貌?于是,他下决心学习技术,用科技救中国。

    年以后,冯如转往纽约,在那里攻读机器制造专业。他学习非常刻苦,为探讨一个问题,经常研究到深夜。尽管生活紧迫,他为了更多地了解西方科技发展的状况,经常把节省下来的食宿费用购买报纸书刊。为了交纳学费,冯如还要利用课余的时间去打工。尽管如此,冯如的学习成绩仍然在班上名列前茅。学校见冯如学习如此刻苦,再加上成绩出众,决定免去他的学费。5年过去了,冯如果然具备了广博的机械制造知识,他通晓36种机器,还发明制造出了抽水机和打桩机,他设计制造的无线电收发报机由于性能良好深受用户的欢迎。冯如当时已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机器制造家。

    日俄战争的发生坚定了冯如通过高科技工业强国的念头,而他本人更是一眼便瞅准了当时才不过刚刚出现的飞机制造业。在美国莱特兄弟刚刚制造出了第一台飞机之后,冯如便在美国华侨的支持之下攻读空气动力学的知识,白手起家绘制设计图纸。终于在1908年4月制造出了自己的第一台飞机,并且技术还远在莱特兄弟之上。可惜,冯如的航空工业强国之梦注定要走得十分波折。就在他依靠着自己的冯如一号在国际上位华***大的出了一口气的时候。他在屋仑靠着美国华侨支持跟自己省吃俭用加打工才建成的飞机制造工厂被人为的一把大火烧得干干净净(原历史上的说辞是天灾,近些年来出了一种新的说法,是莱特兄弟为了保证自己的飞机在美国的垄断,雇佣当地的激进反华者放的火,有兴趣的可以谷歌+台湾看看,百度搜不到的)。

    照理说遭遇了这样的挫折一般人就要一挫不起了,冯如却恰恰相反。苦心又在美国打拼了两年之后,掌握了更加充裕的技术加资金,他婉拒了多家美国公司的高薪聘请,10年初应清廷邀请回到了广州老家开办了这家飞机制造厂。

    放弃了在美国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根基,没想到回国之后不但要重新从零开始,所要面对的复杂局面也比国外要多得多。

    这几年来,随着党人越来越多的***。清廷对于留学归来的人才越发的不信任。导致他的飞机厂一点订单都接不到不说,更是连半天资金援助都没有,甚至他跟几个助手平日里还要受到两广总督派遣的人员监视行动,惟恐他们也是党人。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之下,冯如只能一边艰难的打工赚钱雇佣工人、购买机械,另一边苦心研究技术。艰苦的日子一过便是两年多,在广东军政府成立之后,广州飞行器公司终于获得了少少的一台飞机的订单,相比较在飞机制造这个主业上的失败,他的副业--其他机械制造倒是搞得红红火火的。

    很多人都记住了冯如航空大家的身份,却忽视了他多年来苦心攻读机械制造,掌握了抽水机、打桩机、柴油机、蒸汽机、电话机以及无线电接收报机等,堪称中国近代的发明大王(这是真实的,大家可以上网查一下),而且他制造的机械比起欧美生产的普遍要便宜的多,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够勉强维持住这么大的一家飞行器制造公司不倒闭。

    民国成立以后,冯如的日子似乎苦尽甘来了,军政府因为需要,委托他帮忙制造五台无线电接收报机,若是能完成这笔订单之后,他们就不需要浪费时间到处奔波着去搞什么飞行表演,跟那些商贾们拉拢赞助资金了。正是因为如此,这段时间来冯如等人一直都窝在工厂中,忙着生产军政府订下来的五台无线电报机。

    由于没有钱去购买专业的生产机械,冯如等人只能自己组装几台简陋且危险的临时机器生产,没想到今天又发生了一起生产.事故,并且坏掉的还是最关键的发电机。没有了它之后,一些无线电报机的关键零件便没有办法生产了。这一次,即便是他们完成了军政府的订单,将五套无线电报机交给广东军政府之后,赚到的钱甚至连再买一台发电机的钱都不够,哪里还有闲钱再去搞什么飞机制造,看来原本他都以为可以不用再去搞得飞机表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要继续下去了!

    冯如跟他的几个助手以及工厂之中的一众伙计们想到这里禁不住泪如雨下,冯如跟他的航天工业强国之梦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打击之后,再一次遭遇到了一个重大的打击!

    司徒璧如哭了一阵之后,仍不死心的上前拆开了那台发电机看了一阵,好一会之后脸上才一片死灰色的摇了摇头,主要部分的零件都已经损坏的不成样子了,想要靠购买零件组装一下的奢望也破灭了,看样子除了新买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