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成文>科幻小说>象牙塔之下aka物理学家的日常 > 第九十四章 江安(一)
    系里知道准备考研的本校学生,不见得愿意报考本校,但是知根知底的,总比外面找来的强一些。为了完成政治任务,系里决定:以本校学生为主要突破口,强力宣传。赵宁也和其他几个硕导老师一样,在本校重点宣传自己的学术成就,研究范围以及能给硕士生提供的科研项目等条件。

    他们也和大三年级班主任商量:能不能跟本科生做点工作,看看有没有学生有兴趣报考?

    学校跟学生们宣传,愿意报考本校研究生的学生,只要达到国家线,学校有名额的话,就一定会录取。还承诺给本校学生提供最好的科研条件,在津贴上也会比外面的同类学校高30。

    后来,参加过赵宁实验物理技术培训的两个大三学生,悄悄地找赵宁打听情况。赵宁只有一个硕士生的名额,不敢和学生乱承诺,只说如果你们报考我,过了国家线,老师有名额的话,一定录取你。后来,其中的一个达到国家线,当了赵宁的第一个研究生,这是后话。

    江安师范学院升格为大学,是江安市教育系统十三五中心任务之一。为了达成这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市教育局和科技处对江安师范学院有硕士点的几个院系也加大了支持力度。另外,市政府还鼓励江安市的企业和江安师范学院的重点院系加强合作,让企业多投资,给学校提供更多的横向课题。申报硕士点成功以后,学校更加重视物理系,给系里的资金支持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对江安师范学院物理系的老师们来说,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现在申请项目比以前容易多了。最近这大半年,江安师范学院物理系承担了不少市里和学校的新项目,还有不少横向课题。基本上每个老师都有课题在手,赵宁和黄天磊这样的骨干教师更是负责了多个项目,虽然都不算大,但是比起以前来说,资金上充裕多了。

    所有的项目里,却没有赵宁最想做的那一种:给边远乡村的教师们做培训,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接触到现代化的科学知识。他没办法给这些学校添置实验设备,可是他有一肚子的物理知识,可以分享给山里学校的老师们。这也是当年他考虑回江安师范学院的一个重要原因。

    去年春节回老家,赵宁和孟云收拾齐楚,骑着自行车回孟云家,送年礼吃中饭。在村里,他看到一个独臂,头发斑白,腰背佝偻的老人带着孙子和一条狗蹒跚地走在前面。

    刚下过雨,地面湿滑,赵宁他们当然想走水泥路面,但水泥路面只有一米多宽,他打了几下自行车铃铛,从他们身边超了过去。那条狗冲着赵宁孟云狂吠几声,老人出言呵斥,赵宁觉得耳熟,回头只觉得那个“老人”有点眼熟,定睛一看,原来是他的儿时好友张家才!

    张家才和赵宁同年同月生,只比赵宁大四天,六七岁上,他爸被车撞死了,找不到肇事者,留下他和三岁的妹妹,跟着有慢性病的妈妈和瞎眼的奶奶过活。因为两家都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所以他们两个人自小同病相怜,无话不谈。

    他们是小学同班同学和初中同班同学。十四岁时,才上初二的张家才就辍了学,去外省打工补贴家用。他在工地上挣了钱,还给赵宁买过一本英语字典。

    长到十八九岁,张家才身强体壮,吃苦耐劳,靠着卖体力,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用张家才打工挣来的钱,他们家也很快将几间破茅屋翻盖成四间宽敞明亮砖墙瓦顶的大瓦房,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富裕户。赵宁的爷爷奶奶还羡慕地对赵宁爸妈说:“人家娃不是和小宁子一样大吗?看看人家,现在就能挣下这么大的家业,你们这个,还要贴多少年才行?”

    不到二十岁,张家才就和隔壁村的一个姑娘结了婚,孩子已经七八岁了。据说妈妈说,他带着老婆孩子在大城市住着,为什么突然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赵宁连忙停了自行车,和张家才攀谈,孟云也下了自行车等候。

    张家才给赵宁递烟,赵宁婉拒说自己不抽烟,张家才讪讪一笑:“我以前也不抽,这几个月成天躺床上,闷得慌。”说着,便自己点上烟,抽了起来。

    赵宁身穿挺刮有型的黑色毛呢短大衣,围着羊毛围巾,戴着金丝眼镜,看上去就是个体面的城里人,而不是以前那个穷困的山里娃。孟云肌肤白皙,身材窈窕,穿着一件高档大红羊绒大衣,一看就是个有文化的城市女人。张家才抻了抻身上半旧的棉服,闷闷地说,“在工地上被电打了,从架子上摔下来,锯了一条胳膊,断了一条腿,腰也断了,在医院住了两个月,老板跑了,我自己付的医药费。”然后低头抽烟,不肯说话了,仔细一看,眼眶有点红。

    赵宁心疼难忍,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张家才身边那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拽着他的衣襟,好奇地看着赵宁。

    这时,孟雷打电话问他们到哪里了,催他们快点,等他们开饭呢。

    张家才侧过身,伸出左手抹了抹脸,催赵宁:“快走吧,你丈人家等你们吃饭呢。”

    赵宁说:“那你们晚上到我家吃饭,咱们聊聊,我好久没见你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