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成文>穿越小说>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43章 刘涿郡亦知世间有孔融耶?
    但其实汉朝的尚书,最早只有正六百石,是属于九卿之一的“少府”名下的属官。在汉武帝时,少府执掌的是内廷,其下设有“六曹”,每个曹各设尚书。

    只是后来内廷的权力渐渐扩大,所以尚书的实际权力也渐渐扩大,俸禄级别也渐渐升高。再往后,有些三公九卿会挂一个“录尚书事”的兼职,也就是身上同时有一个外廷官和内廷官的身份,这时候当尚书的人才越发高贵起来。

    不过,卢植和郑泰,都是身上只有一个“尚书”,而非九卿兼“录尚书事”。

    所以卢植的官职并不如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见到少府黄琬还得客客气气的。

    卢植连忙回答:“但愿如黄公所期。”

    黄琬字子琰,但卢植对他尊敬,并未称字。

    眼看他们聊起军事,远处又有几个知兵的九卿过来一起讨论。

    分别是执掌京师禁卫的卫尉杨彪,执掌銮舆、马政的太仆朱儁。

    朱儁与杨彪都表达了对南匈奴兵执行力的担忧,所见几乎与李素当日反驳袁绍的话相同:“朝廷拨付给羌渠单于的钱粮不足,只怕到时候南匈奴骑兵也是虚应差事……”

    这边吐槽到钱粮拨款的问题,又牵扯到大司农曹嵩不得不插话进来,为自己辩解:“诸公是何言哉!太仓钱粮不足,曹某还能变出钱来不成?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不过他的话显然被其他九卿鄙视了:你家都囤了一亿钱准备买太尉了吧!谁不知道这一亿钱就是你当大司农贪来的!太仓钱粮空虚你丫就没责任?!

    一番纷纷扰扰的吐槽之后,十常侍之一的赵忠,已经拿着一卷旨意,从内宫走出。九卿看到赵忠,连忙安静下来,等他宣布陛下已经用玺、朝会结束。

    然而,几个眼尖的三公九卿,立刻注意到一点异常:

    “诶?不对,如果只是宣告陛下已经用玺,是不用把集议重新捧出来的,留在宫中存档不就好了么?赵忠手上拿着一卷文书,难道是另有旨意?还是今天集议的内容,有某些点被陛下驳回了?”

    原来,如果一切正常通过,往常赵忠或者张让都是空着手出来的,不会拿东西。

    大伙儿就静静等待,想看看是哪一点被驳回了。

    赵忠慢吞吞走到丹墀之侧,展开诏书宣读:“……兹闻涿郡所举孝廉刘备,孝义素著,清廉克己,舍官为国,集议授以涿郡良乡县令……”

    “……故特赦其免纳修宫钱,以光朝廷恩德,恢弘志士之气,使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共克时艰……”

    三公九卿,朱紫冠盖,听着这道诏书,表情忽然变得越来越精彩。

    什么?!

    自从中平二年,南宫失火全面开征修宫钱,还没听说过陛下单独下诏,赦免某个特定官员上任所需缴纳的钱财过吧!